021-54670188周一至周五 9:30~17:30

这里是一些内容
拍品图片

> > < < / 查看详细原图

LOT 5155 - 1945年12月漯河受降亭1956年受降碑拓片一张并附朱德《太行春感》诗词一首,难得的抗战胜利史物尺寸240*180cm.漯河是侵华日军北*派遣军2971部队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在豫侵华日军的主要指挥机关所在地。当时,侵占河南的日军把漯河作为指挥中心,所辖范围包括西南至老河口、南阳、方城、叶县、舞阳,南至信阳、驻马店,北至许昌、郑州,东至周口等地。日本战败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把漯河确定为全国的15个受降点之一,即第十二受降区,委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为受降长官。刘峙和他的参谋长赵自力等八人来漯河主持第十二受降区的受降事宜“为当时全国17个受降区大城市中唯一一个小镇‘’,小小的漯河镇见证了18000人的投降仪式。 刘峙来漯河后,成立了筹备委员会,确定受降日期等。并指定由郾城县政府和漯河镇公所负责布置举行受降仪式的会场。会场设在省立郾中(今漯河二中西院)。日军2971部队司令官鹰森孝(中将)在漯河作为第十二受降区的日军指挥官带领共计31560名日军正式向中国人民投降。 9月20日上午9时举行受降仪式,日军投降代表鹰森孝和他的几名下属军官先期到达会场,随后刘峙和漯河驻军各部长官及美国顾问组等人员,分乘汽车来到会场,郾城县县长蔡友令,漯河镇镇长陶瑞亭,镇区各保都派有知名人士参加受降仪式。 受降仪式开始,鸣礼炮18响,刘峙作了简短的讲话。然后,刘峙代表中国第十二受降区签字受降,鹰森孝代表日军签字投降,签字后,鹰森孝面向与会全体中国军民退后三步,鞠了九个躬,向中国人民低头认罪,并把佩戴的指挥刀双手举过头顶,交给主持受降首席官刘峙,正式缴械投降。 当年漯河民众为了铭记日军投降这一重大事件,教育子孙后代勿忘国耻发愤图强,自发要求修建碑亭。消息传开后,在漯河商会积极推动下,数万名漯河人纷纷捐款捐物,出人出力,虽然经过战争洗劫的郾漯群众虽然生活很困难,但还是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不少人甚至变卖家产,捐款捐物。当时百废待兴,人才奇缺,找遍漯河,竟没有一个设计人选。最终在漯河商会的主持下,大家达成了“1亭4碑”模式的共识:模仿郾城县八景之一——历经千年的“龙塔古篆”经幢为造型,修建一座受降亭,亭内立4块碑,主碑上刻3个大字“受降亭”,其余3块碑文分别为受降亭记、“抗战祝胜词”、“建亭记”等。第五战区司令部指派秘书长负责筹办,郾城知名人士郭尚武、李幼敬设计,又从洛阳请来著名石工和漯河润芳斋的田金富、侯忠祥合作施工,当时,刻石场每天的刻凿声大都在14个小时以上。1945年12月上旬,在火车站南端花园内,受降亭建成了。亭为四方形主体,高6米,底座面积8平方米,四周有8尊石狮护卫;4块碑大小、质地相同,背面相对,均高2.4米,宽0.75米。由于漯河是全国16个受降区唯一建亭立碑的地方,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十分重视,中华民国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中央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司法院院长居正3位国民党元老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分别为4块石碑题写碑名。


拍品编号: 7024228

起拍价:  RMB 10,000.00

成交

 

华宇拍卖 huabid.com

 

 成交价: RMB 10,000.00
成交总价: RMB 11,500.00